来源:培养科 发布时间:2025-04-30 作者:培养科 校对:毛宇昂 审核:李新春
|
|
各研究生培养单位,2025届毕业研究生:
为规范人工智能(AI)工具在学位论文中的使用,维护学术诚信,防范学术不端,切实提高学位论文质量,现对我校2025年研究生毕业答辩前学位论文质量要求通知如下。
一、基本要求
使用人工智能(AI)工具须遵守国家规定的学术道德规范。研究生须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自查,对可能存在错误、有争议的内容进行人工修正或说明,包括但不限于准确性、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等。研究生和导师应对提交的学位论文全部内容负责。
二、允许使用范围
AI工具的使用要坚持人工主导、AI辅助的原则,可在以下范围内使用AI工具。
1. 文献检索与整理:允许使用AI工具进行文献检索、关键词推荐和文献管理,但须确保所引用的文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。
2. 二次创作图表类型推荐与辅助制图:允许使用AI工具推荐统计图表类型和辅助制图,但不得用于生成或修改原始研究数据及关键的研究图表,应确保最终图表的原创性。
3. 非创新性方法的AI工具辅助:研究方法不属于论文创新内容时,允许使用AI工具辅助程序代码编写、调试和错误排查,允许使用AI工具辅助统计学方法、实验方法、调研方法等研究方法的筛选与推荐,但要确保最终代码或研究方法的逻辑性、准确性、科学性和可维护性,所有代码或研究方法须经过作者审核和测试。
4. 参考文献格式整理:允许使AI工具进行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化检査和自动排序,但须对生成的内容进行核查。
三、禁止使用范围
1. 论文核心内容创作:严禁使用AI工具生成论文的核心观点、研究方法、研究结论等关键部分。
2. 学术思考与论证:不允许利用AI工具代替本人进行学术问题的思考、逻辑推理和论证过程。如在论述研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时,不能依赖AI生成未经本人深入思考的论述内容。
3. 复制AI生成的内容:严禁将AI生成的完整段落或篇章直接复制粘贴到论文中,即使对其进行少量文字修改也属于学术不端行为。避免过度依赖AI生成内容导致论文缺乏个人见解和学术价值,使学位论文沦为AI拼凑的产物。
4.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: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研究方案设计、创新性方法设计、算法(模型)框架搭建、论文结构设计、研究设计选题、研究(设计)意义及创新性总结、研究假设提出、数据分析、结果分析与讨论、研究结论等。
5. 原始数据收集:禁止使用AI工具生成或改动论文中的原始数据,如实验数据、统计数据、调査数据等。除非AI技术本身就是研究(设计)的主题,其原始数据必须由AI算法生成。
6. 结果图片与重要插图创作:禁止使用AI工具生成或改动论文中的原创性或实验性的结果图片、图像和插图,除非是在确保方法可复现的情况下AI技术本身就是研究设计的一部分,并须在正文的方法中加以说明。
7. 论文撰写: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论文的正文文本、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,AI工具可以在学习如何撰写论文阶段中辅助写作,但不能代替作者的最终独立创作。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是论文考察的重点,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。
8. 答辩与检查:答辩或校内论文检查时,禁止答辩委员、评审专家使用任何AI工具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审,包括但不限于使用AI工具总结论文的核心内容,生成评审意见等。
9. 涉密内容:论文涉及保密内容的,禁止使用任何AI工具,禁止上传任何数据和图片到AI平台。
四、披露与声明
使用AI工具时,须在论文承诺书中明确披露以下信息。
1. 对AI直接生成内容的部分需进行标注,研究生的论文中直接生成的内容不能超过全文的20%。
2. 在参考文献部分,需列出所使用的AI工具相关信息,包括工具名称、开发者、版本、使用日期等。
3. AI工具在论文中的具体使用,如研究方法部分或文献综述部分。
4. 须保留AI工具处理之前的相关重要材料,以备指导老师或评审专家对学生使用AI工具的检查和质询。
五、其他
未尽事宜请咨询研究生院培养科,联系电话:5358346。
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
2025年4月30日
通讯地址: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、研工部邮编:530021 研工部部长、研究生院院长信箱:yjsyyb401@163.com
版权所有: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、研工部
版权所有: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、研工部